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协会
  • 设为首页|收藏本站
  • 客服热线:0351-5628889

  • 首页
  • 协会介绍
    协会简介
    协会章程
    申请加入
    专家介绍
    会员介绍
  • 大师风采
    山西省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
  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
    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
    市级工艺美术大师
    山西省刺绣(布艺)艺术大师
    山西省雕塑艺术大师
    山西省陶瓷艺术大师
  • 新闻资讯
    行业新闻
    通知公告
    行业资讯
    行业招聘
  • 政策法规
    相关法律
    行政法规
    地方文件
  • 艺术展厅
  • 工艺博览
    文章专区
    工艺专区
  • 协会活动
    协会场景
    协会活动
  • 招聘信息
    全职岗位
    兼职岗位
    实习岗位
  • 资源下载
    申请加入
    工具软件
工艺博览

文章专区
工艺专区

联系方式

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协会
地址:山西省太原市新建路115号
电话:0351-5628889
网站:www.sxaca.com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工艺博览> 文章专区
文章专区

瓷板画像的创作

瓷板画像,是我国传统名牌工艺美术品之一。它起源于清朝末年的瓷都景德镇,是在迄今二千多年历史的纸像(传神)和后来输入的照像术和陶瓷彩绘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。
    我国对肖像画,并不叫肖像画,而叫做“传神”。传神的意义不限于画肖像,而是整个绘画理论和美学的中心思想。继承并发扬我国古代绘画艺术“传神”这一优良传统,吸取、借鉴其中有益的经验,是发展和繁荣瓷板画创作,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不可缺少的一环。我国历史画家,对于自已的表现对象,不满足于外部形态的如实摹写,总是把主要的精力用于对象内在的生命、心理、气质、精神、性格等特征的把握和表现上,人们习惯称之为“传神”或“气韵生动”。早在公元前面前面48年汉元帝(刘爽)时,就有肖像画家毛延寿给妃子王嫱(王昭君)画像的故事。四世纪著名画家顾恺之,唐代的周昉和韩干都是著名的肖像画家。到了十二、三世纪以后,中国士大夫渐渐把脱离现实的山水、花鸟画代替了反映现实的人物故事画,“传神”艺术,也被排挤而落到“工匠”手上,给人画像便成了画工们的专门技能,由此,“传神”技法一直保留在民间,源远流长。但在美术史上,从理论提出“传神”、“气韵生动”的要求,是公元四——五世纪的东晋、南齐时期。类似的主张,早在两汉人的著作里就可以找到端倪。我从事瓷板画的肖像创作已有五十年的历史,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,对“传神的艺术处理有一点体会和认识,今天谈出来,作为引玉之砖。
    一幅“传神”之作,首先是要象,这是最起码的要求。东晋顾恺之提出“以形写神”,唐代张彦远提出“象物必在乎形似,开似须全其骨气”,沈宗骞也提出“活法在于形具肖”。“形”和“神”在绘画中是辨证的关系,“形”是基础,“神”是要表现的重点,“神”以“形”立,没有“形”就无从产生“神”。同样,没有“神”也不行,即使画的再“似”也不过是“照葫芦画瓢”,不能给人以美感。对于人的观察、认识和艺术表现,不是平均对待人体的各个部分,而是把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对象形貌最具特征,表情最为突出的颜面部分。通过刻画人物的面像来代表人物的整体。人的面部通常被看作是灵魂的唯一镜子。而眼睛,是无声的语言,又是表现人精神世界最生动的画面,一向被人们称之为人类灵魂的窗口。人们在描绘一个人如何可爱时往往会说:他(她)有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。从这一点出发,在自已的具体塑造中,如何在眉眼之间下一番苦功,便是瓷板画肖像创作的关键。于是,我在整个的瓷板画的创作中,始终把“神”当作艺术的最高要求。面部眉目的动作,我们认为是精神生活的唯一流露。如何才能把眼睛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,还得下细功夫去观察、审定它的角度、光点、视线、深浅等等,只有把眼睛的视线确定了,光点搞准了,才能表现其神态,当然整个精神面貌的表情,还有嘴的表情和肌肉高低阴暗的处理,光线的变化,凸凹的变化,琢磨好了才能全部表现出来。在画周总理像时,对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光的描绘,我就着重于对他的性格—庄重、安祥和充满聪颖的刻划,而在画鲁迅像时,眼神的描绘则偏重于那横眉冷对、严峻的刻划,在画科学家爱因斯坦时着力于刻划他那双沉思而充满智慧的眼睛;在画《反弹琵琶伎乐天》时,则力描绘英娘那流盼的眼神…… 眼睛的画法当然同画画没有两样,但要强调不同的神情,在作画时先把眼皮画好,然后在嵌上眼珠,眼珠有高光点,高光点千万不要弄错了位置,两眼的视线要一致,眼肉膜也表现得有透明感才行。如果不把注意力集中在眉眼之间,最后还是要失败的。比如笑就有各种的笑,而各种的笑表现不是划一的,也是不能用言语能形容的。画笑容满面的人,像其牙齿的镶嵌也是很重要的,如果排列不妥,就会表现假牙了;而不能达到笑的味道,反而显得不自然,别扭。要使肖像画能准确地表达所刻划对象。因为的个性,最根本的要深入生活,善于观察、捕捉人表情动态—喜怒哀乐时乐时瞬间的精神状态。在这里,我把传神作为自已的首要职责,但丝毫也不轻视对神所赖以存在的形体的刻划.因为形体外貌的准确,精到的刻划对于特定对象精神气质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,尤其对于与精神气质的表现至关重要的颜面眉眼等部位,总是给予高度的重意。借画家顾恺之的话来说:“若长短、刚软、深浅,广狭与点睛之节,上下大小浓薄,有一毫小失,则神气与之俱变矣!”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一点,要想创作一幅形神兼备的肖像画,首先是要做到塑造准确。
    第二是质感问题,肖像画除了把人的精神面貌内在活动都表现的淋漓尽致以外,还有衣着、眼色和质感受问题了。如果衣着、肤色的质感达不到理想效果,那么作品也会大大的减色。比如一幅画面的主人翁穿的是轻纱绸缎,首先我们就要了解纱绸和缎子的质地,一般来说,纱衣质地轻薄而且露出肌肤,缎子有光,其性能比纱绸都硬,这样一来就不难看出,画缎子的表现方法就于画纱绸的方法不同了。在画纱衣时,就要画衣服的颜色和肌肤的颜色同时操作,甚至三种颜色同时并进。而画缎子时,则应先把硬的部分摺纹画好,再把受光的部分表现出来加以软化,才能有缎子的质感,当缎子的色彩受光面变化的影响,而光面变化复杂不能总用一种色去表现它,由于当今摄影技术的突飞猛进,尤其是天然色彩的形成,照片上的自然环境色彩复杂不易掌握,所以在画瓷板画时,经烧炼后还得加以天然环境色才有缎子的真实感。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。我的作品能形成独特的风格有一点成绩的话,除了深入生活观察外,还就是有一个时间概念强的因素,这就是说画每幅画时,不管工程多大,多复杂都要一气呵成,切勿慢慢来,或者说工多匠好的思想,那是不行的,当然必要时也得用充分的时间去完成它,也就是要发很多时间和精力。但在某一细节上确要做到一气呵成不可,否则全部结构都会产生不吻合的迹痕,那就破坏了画面的整洁感和一致性。
    肖像画要达到维妙维肖,尤其应注意在刻划表情上要做到细腻,给人以秀丽、清爽的感觉,怎样去表现呢?比如说画那幅卧式方少女,她的上胳膊全露,要把这细腻的肌肤画得有立体感,栩栩如生,使人一看就觉得好象真人一样呼之欲出,在作画时全靠彩功了。所谓彩功,就是把颜色涂上后再用彩笔慢慢彩平,而且按照肌肉的起伏,光线明暗凹凸面,及时彩平,之后再不能用笔去修饰了,否则就破坏的整体感。这就叫彩功。这是硬功夫,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方能达到理想效果。
 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sxaca.com/content/?1428.html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  更新时间:2007/10/11 11:44:15  【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】
上一条:砚台艺术处理点滴  下一条:鉴别"元青花"教你看七点

相关文章

  • 浅谈刻漆工艺在现代漆画中的应用
  • 振兴传统工艺系列 | 李砚祖:物化的“国学”
  • 东阳木雕 传统工艺何去何从?
  • 中国美术发展战略
  • 紫砂陶艺设计的语境营造
  • 关于紫砂经典掇球壶的研究
  • 保护紫砂知识产权,弘扬传统紫砂文化
  • 浅谈紫砂泥是紫砂文化和紫砂艺术色彩的源泉
  • 浅析工艺美术审美的基本特征
  • “非遗”绝技怎解“传承无人”之忧
首页|协会介绍|大师风采|新闻资讯|政策法规|艺术展厅|工艺博览|协会活动|招聘信息|资源下载

晋公网安备 14010702070658号

晋ICP备11001890号-1

地址:山西省太原市新建路115号 电话:0351-5628889 传真:0351-5628883
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协会